以青年之力创变未来 | 公益未来·青年发展项目团队风采展示(三)
编者按
中国人民大学公益未来·青年发展项目启动以来,“Hello!菜园”微型农场项目团队聚焦现实,旨在为弥补高校劳动教育空白、探索天台农业新兴模式提供全新的可操作、可持续性方案。项目具有较高的法规可行性、技术可行性、规划可行性、成本可行性以及成员可行性,预计将在劳动教育、休闲减压、环保公益、模式探索等多个方面创造社会价值。项目启动的三个月以来,团队成员分工明确、团结一心,取得了卓越的阶段性成果。
一、活动总结
01、实践方面
开营仪式与维护活动涵盖了除草、犁地、播种、浇水等多种农业基本技能的体验与学习,从切身实践中体悟劳动不易。
除草
犁地
播种
浇水
志愿者与菜地合照
志愿者大合照
02、理论方面
汽车讲座以水稻为线,由点及面讲解植物在播种、管理、病害防治、收获等多个方面的要点,从生动讲解中补充农业知识。
农大师姐讲解农业知识
03、新媒体运营方面
公众号至今共发布活动招募、活动回顾、知识科普、活动总结4篇推送,内容包括文字、视频与图片,形式多样,从宣传回顾中留存夏日记忆。项目结束后售卖有机蔬菜所得将用于公益捐赠,践行劳动教育、公益环保等项目理念。
二、团队故事分享
和所有举办活动的团队一样,我们也经历了楼梯间苦苦思索讨论选题立项;经历了腾讯会议集体沉默、才思枯竭;经历了紧急筹备、殚精竭虑统筹各方;经历了活动过程中种种问题突发的无奈与妥协;经历了团队成员的磨合与协调……但当团队成员同心协力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奋进努力时、当熬夜撰写排版的稚嫩推送获得了高阅读量时、当活动群中得到了各位志愿者的积极反馈时、当协会负责人师兄不厌其烦地解决我们的困惑时、当项目种下的菜籽长出嫩芽时、当离开市中心向菜园向自然进发时,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队收获了一份夏日田野的独特浪漫。圆一个亲近自然的梦,是“Hello!菜园!”团队实践的初心与感动。
三、成员感想
01
顾希雯同学:
在这次实践过程中,最大的收获是加强了与大自然的联系,久居在城市中,已经好久没有与养育我们的土地亲密接触了。在耕种的过程中,我们脚踩泥土,头顶蓝天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满目都是绿色,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。在劳动中,我虽然汗流浃背,身体却是第一次感到蓬勃的生命力在广大的自然面前,困扰人们的许多问题都显得如此渺小。当代年轻人真的需要善待自然,回归自然,树立更强的环保意识,在自然中我们能够舒缓心情,短暂逃离都市快节奏生活对我们身体与心理的压迫。
02
孔海燕同学:
从提出计划到方案具体落地,作为组织者之一,我感受到了要办好一个公益活动的不易。在项目过程中,让我感受最深的是,我不仅是组织者,更是参与者。我们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。但当活动开始的那一刻起,项目活动不仅让参与志愿的学生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,更让我也接受到了劳动教育。当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泥地拔出野草时,久违的轻松感在心头涌起;当我满头大汗地挥舞着钉耙犁地时,我由衷地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辛苦。我认为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只有经历过劳动,才能更真切地感受丰收的不易和付出的快乐。
03
邱乐陶同学:
在负责本次项目新媒体宣传工作过程中,我收获良多。本次活动主题为劳动教育,那么宣传活动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,让他们对劳动产生兴趣并乐于参与。所以志愿者招募的推送文案首先就使用了比较活泼、幽默的语言,以适应大学生的阅读习惯。并着重突出“夏日田野”集体活动的娱乐性,从而寓教于乐,让同学们在游玩中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快乐。在后续进行活动回顾和宣传的过程中,主要以vlog和公众号推送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展示。从视听两个角度呈现我们的成果,不仅让参与的志愿者们再次回顾劳动过程,还能以此为手段将“大学生劳动教育”的重要性和意义扩展到更多的受众心中,实现一个泛化的教育结果。
04
魏金兰同学:
农民的劳动是非常辛苦的,并且由于天气,病虫害等多方面的威胁,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风险。整个社会对于农业,农村和农民还存在许多误解和歧视。“Hello!菜园”项目并不能使大学生们都成为种植能手,但是我相信,通过这个项目更多的大学生对农业,农村会多一些关怀,对农民多一些了解和尊敬。就我而言,有过种植经验的我以为会在本次项目的正式种植环节游刃有余,但实际上手才发现自己与劳动了几十年的技术员的差距是多么大,例如力量不足,农具使用不习惯,对作物习性不了解等,认识到这一点更让我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产生敬重的感情。以后我或许不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,但我希望农业科技更好地发展,造福三农。另外,项目能够顺利落地离不开所有团队成员的努力,我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。
往期 ·回顾
团队成员|顾希雯 孔海燕 邱乐陶 魏金兰
封面 | 杨文玥
排版 | 程童